没有公告

让梦想扎根在故乡的田野上
作者:裴玉松 吴昊 何九江 王峻恬 文章来源:平昌县委统战部 点击数 更新时间:2017-9-5 20:08:53 文章录入:bet365电脑版 责任编辑:bet365电脑版

    “这里规划的是粮食保障区,那块地是立体种养区……”近日,在成都农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、九三学社平昌副主委蔡明山的带领下,笔者一边参观他的农业基地一边听他讲解基地发展规划,言语间透着对未来的期待。

    2014年12月,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的研究生蔡明山放弃年薪60万的工作回到了平昌县青凤镇红宝村干起了与农业有关的工作。与他一起创业的还有14位高学历伙伴,这些青年为着同一个梦想相聚——用科技改变农业。

归乡:乡愁引得游子归

    儿时,一个画面就在蔡明山的大脑里定格:父母总是丢了锄头又拿起镰刀,农忙时节甚至不分昼夜劳作。“一年辛勤耕耘,能赚多少钱?”回忆起父母种地的场景,蔡明山仍感慨万千,有没有一种方法能让父母耕田锄地变得轻松且产值高?

    在外求学期间,蔡明山有幸见识了部分农业发达地区的高机械化水平,而老家却依旧停留在“刀耕火种”的传统农业时代,运用科技改变老家农业发展现状的愿望日趋强烈。

    在平原使用机械生产没问题,那么在老家的山地可以吗?蔡明山到法国等国参观学习后,心里终于有了谱。“法国这些国家也有山地农业,但是机械化普及率已经很高了,我们国家也可以!”反复思量后,蔡明山决定回乡,将从小根植于内心深处的梦想付诸实践。

挑战:用行动证明自己

    蔡明山放弃光鲜的工作,回家和泥土打交道,家人觉得是一件丢面子的事情,当时都反对他的计划,认为他脑子“进水了”。蔡明山将他的计划向外婆倾述时,老人劈头就是一句:“对得起你老汉儿辛苦供你读书不?”

    但蔡明山并没有退步,而是用实际行动向家人证明自己是正确的。最终,家人慢慢接受了他的选择。

    在农村,村民对农业的概念还停留在水牛耕地的层面,当蔡明山买来耕作机翻土时,村民们都围着田边看闹热。“吃饱了撑的?”“是不是受啥子打击了哦?”村民们给的全是冷嘲热讽。

    面对村民的质疑,蔡明山没有任何解释。当村民看着操作耕作机很轻松,且翻过的地土质松软,能提高粮食产量时,大家开始转变对待这个高材生的态度了。

愿景:用科技改变农业

    人工智能、生物工程、建筑设计等10多个“高大上”的名词在蔡明山的团队实现了聚集。这决定了蔡明山与圈地养羊养鸡的创业者有着本质的区别,他们的发展目标为“实现耕作无人化,提高农业生产力,推动山地农业机械化、智能化、自动化”。

    但在山地里开展机械化作业,大型机械的运用却变成了蔡明山等人的烦心事。因产业链环境的缺失,他们只能从外地购进相关设备——耕作机是从达州购买的、播种机来自山西……这些设备的售后服务均未延伸到平昌,机器出了故障还需要他们自己动手维修。“既当老板,也当工人。”蔡明山苦笑。

    最让他们苦恼的是基地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还停留在图纸上,而现代农业的核心是“互联网+物联网+农业”。他们希望网络接通后,农民通过互联网获取更多讯息,改变旧有农业发展方式。目前,蔡明山的基地已投入400多万元、流转土地500余亩,购进机械设备二十多台,小范围的种植了有机蔬菜、水稻等。“一旦基地模式运作成熟,将在全国山区推广山地农业,用科技改变目前农业发展现状。下步还将追加投资2000多万元,建设生态立体种养中心、生物有机肥生产线、食品加工中心、园艺苗圃和种植育苗试验中心等项目,实现企业增收、农民致富。并将举办一次国家级学术会议,联合高校申请100项以上专利,发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论文、专著30篇以上,发展会员制客户5万人,年接待游客达到8万人次。 ”蔡明山憧憬。

主办单位:中共巴中市委员会统一战线工作部办公室
单位地址:四川省巴中市江北新区云台路市政中心12楼2号
联系电话:0827-5261351   E-mail:825523381@QQ.com  蜀ICP备:1100060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