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来,全县统一战线紧紧围绕中心、服务大局,团结引领非公有制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,主动投身脱贫攻坚,深入推进“万企帮万村”活动,采取“三送”模式,为决胜整县脱贫“摘帽”献智出力。
一是送技术入户。按照“一乡一品”的工作思路,号召非公企业发挥资源优势,深入乡镇、村(社区)开展“技能+引导性培训”、“技能+创业培训”,对有劳动能力和培训需求的贫困户分类进行订单式劳务培训,充分利用农民夜校、田间课堂等,让贫困户“零成本”学技术,真正把培训资源“沉下去”,把培训技能“送下去”。截止目前,已开展养老护理、厨师、餐饮服务、种养殖、创业培训等职业技能培训33期,3500余人参训,其中贫困劳动力2200余人。
二是送岗位进村。由政府部门牵头,通过“项目+就业”、企业+就业”、“产业+就业”等路径,大力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性就业。组织有用工需求的非公企业组成代表团,深入重点乡镇、深度贫困村开展“贫困家庭劳动力专项招募活动”,坚持优先安置未脱贫劳动力和稳定巩固易返贫贫困户劳动力的原则,引导贫困家庭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,确保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,达到“就业一人、脱贫一户”的效果。截止目前,通过专场招聘以及驻外机构、域外劳务基地和各乡镇共同努力,带动和帮助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15300余人。
三是送产业到乡。秉承“做给农民看、带着农民干、帮着农民赚”的理念,鼓励一批优秀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农民发展“四小产业”、特色种养殖业等,依托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。由各乡镇县级各部门牵线搭桥,积极招引非公企业,建立贫困户与龙头企业的合作桥梁,通过流转农户土地入股分红、吸引劳动力进厂务工、开展订单种植合作、组织建立专业合作社等方式,引导贫困户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脱贫目标。截止目前,建“同心·扶贫”示范基地5个,已有150余家民营企业参与48个乡镇156个村的精准帮扶,发展金银花、金钱柳、丹参、羊肚菌、彩色苗木、富硒茶、猕猴桃、中药材、生猪、南江黄羊等特色种养殖产业20余种,带动贫困户3万余人。 |